送交者: 大布苏 于 October 07, 2001 18:26:01:
回答: 敲了两段, 由 大布苏 于 October 07, 2001 18:24:05:
9月下旬到中国、日本出差,旅途中闲的时候不多,故看到的和有心情体会到的都十
分有限。但好象不敲点儿见闻有欠这里的各位。趁着一些印象还新鲜,上点白开水。
现在敲的功夫也不多。没有试图对哪一方的人和事做概括性的评论。
动身前问当地的旅行防疫部门去中国上海北京和日本几处有什么免疫措施,预约了
一次会见。讲解的女士打开一个文件柜,边说边不断往外拿有关的资料,我知道坏
菜了。果然,两针药整了差不多一小时才完。甲肝和一种‘感冒’?没整太明白,
也不想管了。然后还要在那坐一刻钟才好走。这过分热心女士的工作大概是十分无
聊的。
9月22日出发。忙了一夜,在出租车上才想起忘了带相机。没敢折回去取,还是早早
就去了机场。这时空运上还有纽约911的余波。较往常各类手续都慢不少。对手提行
李的检查十分严格,所有电器都得开动试试,金属小刀之类的是一定不许带在手上
的。这些措施的一个后果是各家航空公司原来排的换机时间空隙经常不够用。我们
乘的那架去上海的波音767-300上就塞上不少滞留了一两天的旅客。飞机上娃娃哭大
人吵,见一位能讲普通话和广东话的航空小姐不断对给各位能吵的双手合十点头哈
腰。有时还得请那位戴三道杠的洋人副驾驶员来帮着排解。乘客绝大部份是华人,
大家似乎很有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并且也开始敢抱怨洋人服务不周。当然,同
胞乘客也还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称赞。一位仁兄放了一塑料袋凉东西在头上的行李
箱里,在我的计算机背包上。几小时后那个行李箱个把分钟就往下滴一滴液体。坐
下面的人请来小姐问怎么回事,答是机内正常的凝聚现象(CONDENSATION)。人家是
‘专业’的,也不好不信。我感觉要真那样这架波音的机舱质量有点问题。随遇而
安吧,紧紧安全带。航程没过半我的计算机电池就用完了。去拿那个袋子收机时发
现它外面两层都已湿透!问那位仁兄这粘糊糊的是啥?他才说那是一袋冰包着的
‘药’。最后小姐来请他放到座位下面。但道歉的话他好象还不会轻易出口。
邻坐没遇上美女,是一位年龄跟咱差不多的上海男人。此君是位自由职业画家,从
纽约回家度假。跟他唠出不少那行当里的事情。据他讲跟前些年在纽约街头被黑人
恶少开枪杀害的那位画家是同学。一开始此君从口音、举止上都使我产生了误判,
我原以为他是台湾人。画家也是目睹了那俩楼坍塌的。他还在那之前打电话拉出一
位当时还在那儿干活的朋友。画家认为中国人相对而言更强的个人自我保护意识这
次事件中是很有益的。我有同感。我这边一面笔划拉着一篇工作稿子的导言一面趁
画家醒的时候问些问题。一路顺利,抱抱佛脚,对出差的事心里更有了点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