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刘伯松 于 April 11, 2002 22:17:03:
回答: 一个犹太人给世界的一封公开信 由 方周 于 April 11, 2002 13:44:23:
人弹——被压迫者的武器
--------------------------------------------------------------------------------
● 刘伯松(蒙特利尔)
在以色列大军重新侵占巴勒斯坦控制区西岸时,在千千万万巴勒斯坦人民缺水缺电缺粮时,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被以军围困在地下室时,西方主流媒体为了解释第二个少女自杀人弹现象,纷纷舆论,说个没完,连美国总统布什4月4日在白宫就中东局势发表讲话时也提到这回事。
一般来说,对这种恐怖活动的产生有两个广泛的流行说法。第一个说法,这是阿拉法直接向年轻一代巴勒斯坦人“洗脑”的结果。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恐怖和暴力意识形态的社会里的。第二个说法,这是年轻一代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在全面赤贫社会里,前途渺茫,走投无路,逼上梁山,走向烈士道路的选择。这两说法并不新鲜,也不完全合理;但它们仍有市场,老是发生,在九一一以后特别吃香。本文不在为人弹恐怖行为辩护,而在避免人们在争论这个问题时,假借“反恐战争”之名,继续对一个民族实行集体惩罚和压迫,变相强行殖民主义政策。
在讨论恐怖主义时,一个通常出现的论点是,我们需要找寻恐怖主义的“根源”——贫穷、饥饿、苦难、文盲。这种看法,从世界银行、专家学者到报刊评述都随时可以发现的。这种宇宙观,历来赤裸裸地表现在西方殖民主义和各种教会政策里;不过,现今的文明社会或国家的使命,不再是通过征服,而是如何把粮食和教育提供给贫穷的发展中国家。
在这个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每天1美元工资的世界里,如果贫穷引起恐怖主义,试想想,这个世界那还要安宁的日子?南亚本身就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赤贫线上,他们有多少人成为恐怖分子,到处杀人放火?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说,恐怖主义是回教学校“洗脑”制造出来的。表面上看,有点道理;不过,我想问的是,如果当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不积极参与和资助塔利班,奥萨马的干部怎会一批一批被训练出来?不错,不少塔利班的确来自贫苦家庭。那恐怖分子不是来自贫穷家庭吗?表面上看,也有点道理。但我觉得这是本末倒置。我认为贫穷不是原因而是后果,是长期的多样压迫、剥削和控制的后果。
第二个说法,是回教教义允许甚至于鼓励暴力和战争。不过,很多神学家都否定了这个说法;可惜,这个主张仍然十分盛行,一时难改。为什么?最简单的回答是,回教徒生来就具有极端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倾向,本性难移。所以,多年来,任何回教国家的改革都是失败的。这种极其悲观且含有种族主义的断言如此吃香,我倒有点惊奇,无法理解。
从历史上看,回教国家人民流血反抗采取高度镇压的政权多的是,如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等等。有镇压就有反抗,镇压逾强,反抗也逾大,这和其他世界非宗教国家有何不同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教妇女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反抗角色。她们一向被认为是宗教价值的传递者,为下一代默默耕耘。那怎么会有女子自杀人弹?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她们不为塔利班牺牲?为什么她们倒在虔诚的回教国家如巴基斯坦和伊朗大举反抗?今天她们为什么又为解放巴勒斯坦而牺牲?也许如此一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恐怖主义的根源。
贫穷、苦难、压迫和回教都是恐怖主义的共同原因;但反抗对象却有所不同。有时候,它是反抗回教政权,有时候,它是反抗压迫回教徒的其他政权。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它和回教毫无关系,包括人弹自杀的反人性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比个人自杀人弹更有暴力、更有组织、更是权力、更有系统的恐怖主义才是恐怖主义的根源。这些不公平不正义的恐怖主义根源正是个人自杀人弹铲除的目标。
年轻女孩成为人弹,是对美国、教皇、联合国、整个和平谈判进程的彻底绝望。日夜面对无休止的各种耻辱,手无寸铁,只有献出人类最珍贵的生命。同时,她们深知这些进程无法铲除压迫结构——长期以色列的占领和控制。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种镇压或征服是能全靠善意善行来消除的。如果当年奴隶不反抗,仅仅一个林肯总统和启蒙的美国自由主义就可解放他们吗?
本文不是在歌颂自杀人弹,而是想通过另类思考,找寻这种恐怖行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