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译制声音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心会 于 August 04, 2002 23:15:07:

回答: 孙敖及译制片 由 乡居 于 August 03, 2002 18:03:04:

在国内那两年,一开始,每当电视上有外国电影就想看,
但每次都是受不了剧中人的说话的腔调而赶快换频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译制的外国电影中的女人
们一个个抄着一口甜美的声音,让人听了起腻; 男人们
说话各个都是一幅哲学家口气,那么深不可测。
如果没在国外呆过还好,明明知道外国人也像我们中国人
一样说话,照样是嗓门有高有低,有粗有细。很生活化呀。
可被我们的译制人员加工下,正常的声音失真了。成了他
们这些配音演员的再创作。 当年看“生死恋”,初听那个
夏子甜美的声音还为之耳目一新,后来人人都是哪个调,
听觉神经实在受不了。太嗲了。(不是扫大家的兴,你们回
国试试就知道了)。

中国电影中的对话从来是说给观众听的,不是说给剧中那个
听他说话的人听的。我们观众身受其害。记得刚出来时美国
看“克来莫夫妇”,电影一开始,主人公在街上说话的声音
根本听不太清楚,当时只抱怨自己的英语不好,听不懂。后
来看的电影多了,习惯了 —— 街上两人说话,根本不用
“考虑”有一大堆观众坐在那里嘛。我们的译制片也犯这个
毛病,要对口型,说话要动听悦耳,真是对艺术精益求精到
家了。

98年北京正好上演“ Titanic ”。 那叫 ”进口大片“,
票价 80 元人民币。我们看不起。后来在人大的过街天桥上
花28元买了两张盗版的VCD光盘。女儿,儿子好爱看。我也跟
着看了数遍。后来别人送了两张票,(据说每张60元)我和
儿子换了两次 ”小巴“才赶去。天呀,剧场座无虚席,北京
人怎么那么有钱? 我们98年初看了号称是贺岁片的“甲方乙方”,每张票15元,全家花了60元,心疼的不行,决定冒着冷风大人
步行,儿子小跑,回家去,(去时花了10 元坐小面包)。一共
花了70元, 别小看这区区70元人民币,这差不多是我家老公
工资的十分之一呀!言归正传,由于看盗版光盘是英文原版的,
所以看电影有备无患。本来不想说什么。后来看北京的各报纸
使劲说电影译制的多好,配音又多好。觉得很不以为然,首先
翻译就有几个地方不对劲儿,像 Jack 说他在巴黎画人体画时,“巴黎的女人不在乎脱衣服,” 竟被我们的人翻译成了“巴黎
的女人喜欢当模特。” 人家敢在全世界这么说,惟独在中国说
不行,可能怕中国人受污染吧。替老年Rose 说话的声音苍老,
饱经沧桑的声调与她的身份极不和拍,成了日本老“阿信”的
声音。

楼下谈到的电影“卡萨布兰卡”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刚来美国
英语不好就开看,一开始只能听懂几句,后来每当自己觉得英语
好些了,再看一遍,总共看了10几遍。(好在学校听音室拿学生
ID free). 据说这部电影到快拍完了的时候,连导演不知道Rick
和女主人公的结局是什么。最后关头才决定让她和自己的丈夫登机而去, made millions million hearts broken. 所以有情人难成眷属,中外一样。

现代美国电影特别喜欢看 “ Dirty dancing ”。男主人的舞蹈
真是力与美的结合,一点也不 ”dirty”。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