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的“朝花夕拾”读着很亲切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阿痴 于 October 08, 2002 03:42:48:

回答: 今天搬家,咋就成“家”了妮:) 由 乡居 于 October 07, 2002 23:18:16:

文中提到的《多浪河边》,我也看过,好象是写哈萨克人的生活的,其中有一伙凶残的匪帮,当然,最后被悉数歼灭。我还记得,我看的那本包了牛皮纸的皮儿,皮儿上“多”字写得挺特别,上面的“夕”写成横倒的“山”。乌兰巴干的《草原烽火》没读过,但知道乌兰巴干这个人,据说,为害甚烈的“内人党”冤案最早就是他挑起来的。《古丽亚的道路》是小说吗?我怎么觉着是纪实性作品,类似于《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封面上不是有古丽亚的照片吗?我印象很深的有这么一个情节:女主人公古丽亚(一个中学生?)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突然纳粹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式进攻,古丽亚悲愤地站在广场(?)上,扩音器里传来莫洛托夫坚定沉着的广播演说。--当时我觉得奇怪,为什么发表演说的不是斯大林?古丽亚后来牺牲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