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 (外一篇)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xinhui 于 October 29, 2002 11:18:02:


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观后

两星期前(10/13/02),在华盛顿郊外的晚上,马里兰大学去年建成音乐厅里,举行了一场
吕思清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是北大/南京大学校友会操办的,观众当然也大部分
是中国人。上半场是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下半场是著名的“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的协奏曲虽然不大懂,但由于女儿拉过,倒也不陌生。但是“梁祝“就不同了。
梁山泊与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梁祝”已经在中国回响了多年。也回响在世界
上有中国人的地方。但听CD毕竟是隔着一层,不是身临其境的视听。那天晚上,在悠扬
的笛声中,吕思清举起了弓,美妙的琴声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中国心。不愧是大家,从
“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到“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英台抗婚,
哭灵投坟。”最后是“梁祝化蝶,翩翩起舞。” 欢乐,悲伤 ,如泣,如诉。优美动听的乐
曲与人们融化在血液中的中国文化起了巨大的共鸣。“梁祝”结束后,在欲罢不能的观众
的掌声中,吕思清又为人们演奏了三个曲子,最后一个是马思聪的“思乡曲”,这个曲子我
以前听过,并不怎么喜欢,但在吕思清的演奏下,似乎变的好听了起来。最有意思的是,
伴奏的乐队也不动窝,似乎也想听他再来一首,又一首。这些人可能还没见过这么热情友
好的观众。不对,见过的,去年为殷承宗伴奏的就是他们。

热情友好的观众,漂亮堂皇的剧场,座无虚席。吕思清琴拉得好,气质好,人也长得精神。
只是音乐会的主持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如果是我,那种英语水平就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下
去折磨别人的神经。开场白也有点莫名其妙(谈她她第一次听“梁祝”的陈年往事)。 还非得告诉观众吕思清的小提琴值六百万美金。非得告诉本来就是幕名而去的观众,这是一场 “名人,名曲,名琴”音乐会。加上其它的没营养的话,让人们听着着急。我们还买了个CD。看到漂亮的包装上有一句江总书记对吕思清的评价,我们差点笑出了声,后来真的笑出了声,因为我们意识到正是中场休息。黑底上印有8个白字:“小提琴拉得非常好”。

要说不足,那就是伴奏的乐团,水准和吕思清整差了一个数量级。乐团在当地也不太出名。
当然也请不起“大腕”。吕思清则是有点友情演出的意思。也许这样反而衬托出吕思清的
水平。尤其是“互诉衷肠”那一段,小提琴和大提琴“对话”,大提琴马上就相形见绌。
也许正好,在冰雪聪明的祝英台面前,书呆子梁山伯就是木讷些。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乐
团的首席今年成了中国人。去年殷承宗时,还是个美国人。后来,我们知道音乐会也吸引
当地的台湾人。第二天,我女儿的一个台湾/德国混血同学告诉她,他在音乐会上看见了她。

我只能宏观地介绍这么多了,因为我不会拉琴,只是听个热闹而已。所以不能细说,也不能
戏说(那是乡居的拿手好戏)。最后告诉你(们)的是:音乐会上的观众们也挺自觉,没见有人走动,说话的。有人还西装革履的,反正大家都挺体面。这似乎是不值一提,理当如此。但我们中国观众在台下的“台风”我们都是耳有所闻,口碑不怎么样。下面附上一篇我99年初写给报社的一篇短文(理所当然地被编辑扔进了废纸篓,没有见报)。现在请有兴趣的校友一阅。

10/24/02
—————————————————————————————————————————
晚会“症”

新来乍到华盛顿地区,正好赶上了感恩节、圣诞节、新年一连串儿的节日,前些天又是中国人的春节。一是新鲜,二是好奇,应朋友之邀,当然大部分是因为孩子的演出,参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晚会,感慨颇多。

第一个晚会是北京同乡会圣诞新年晚会。我们不是同乡会的成员,但作为中文学校少儿艺术团小乐队的家长赶上了晚会的后半截。事后,读了贵报十二月二十五日刊登的介绍北京同乡会圣诞新年晚会“热闹非凡”的报道。那天,我们没看到报道中所描述的在场的 “迫不及待” 的北京人“积极踊跃的排起了拿饭的队伍”(报道原文)的场面是如何的壮观。只看到台上演出开始了,台下的观众还是很“热闹”:嘴里不停的吃,不停的说,还有个别人不停地走动。演出结束后孩子抱怨台下太吵,作为远道而来送孩子表演的家长,我们深感不平:觉得孩子们和指挥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中国人喜欢热闹,并没有错,但是热闹也应当分个时间、地点和场合。

后来才知道北京人的晚会已经是不错了,因为在R市的中文学校演出时情况更糟。上面在表演,下面闹哄哄的:很多家长,老人们在唠嗑、吃东西;小孩子在门口跑出跑进、乱喊乱叫;台上小演员的歌声全被吵闹声淹没了,坐在后面什么也听不到,连麦克风都不管用。舞蹈开始后,前面的人哗啦一下竟然站了起来,围成了一个半圆,根本不管后面的人看得见看不见。W高中举行的春节晚会够正规了吧?可照样有人随随便便出出进进,也不管节目正在进行中。不久前参加了M大学中国人的春节晚会,上周贵报刊登了姚先生的《迎春晚会一瞥》一文,阅后实在觉得云遮雾罩莫名其妙,也觉得好笑,文章又不是给国内的人看,根本不用乱吹一通。笔者可没找到“传统的过年应具的气氛,以及节日的动感”(姚语)。首先,晚会的广告就有点夸大其辞,什么世纪大联欢啦,这啦,那啦。不错,买了门票,一进门就是剪票,手背上盖章。然后闹哄哄,乱哄哄,楼上楼下找不着北。会场的商业气氛到是很浓,会计师讲座啦,卖保险啦、抽奖啦(应当说抽奖是主要项目之一,竟有劳中国大使来抽)。说是有小孩子的游戏,找到门上一看,原来唱“空城计”。说是有盒饭,买了饭票又等不到饭,只好去隔壁吃McDonald. 看看,中国的春节晚会吃美国饭。

吃完饭,去听大使讲话,还是老样子,台上他讲他的,台下我说我的。后面的文艺节目又遇到了同样情况,舞台上优美的古筝声硬是敌不过舞台下的说话声,结果是“此时有声似无声”!
怎么到处都这?!记得前不久在国内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在南方某地、某场音乐会开始时,指挥走了出来向台下的乱哄哄观众大声说道:磕瓜子的、说话的请到外面去!竟然引起了一片掌声。后来,台底下的人到底老实了一会儿。

我们也观看过孩子在学校的演出,演出前的开场白有时是介绍作品和教育家长如何做一个文明观众,效果好象不错,至少中间没有人大声说话,随便走动的。所不理解的是:我们济济一堂的博士、硕士、学士及家长博士、硕士、学士们也需要接受这种最基本的教育吗?为什么不能对表演者的劳动多一点应有的尊重?真希望我们的同胞们,该热闹时再热闹,该安静时最好安静。

2/1999
(请不要对号入座,千万千万)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