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王安石 于 December 18, 2002 04:19:57:
回答: 王安石先生好 由 心会 于 December 17, 2002 12:57:02:
你提到的“儒法斗争”论,声势不小,老夫怎能不被惊醒?那些“秀才”们对历史人物乱贴标签!老夫虽被评为“法家”,心里并不受用,但若出面争辩,岂非不识时务?只得装睡。俄人列宁称老夫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持论客观,老夫认可。老夫就是认识到大宋王朝积弊甚深,才锐意改革,不过步子急了些,“欲速则不达”了!
心会君记性好!你说的诗,老夫统无印象了,第一首,跟后人“到处莺歌燕舞”类似,属粉饰性诗(词)作, 不提也罢。后一首,“驱民”也者,把百姓当作役使的对象,观念上也是落后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吉屯”目标宏伟,可老夫既伸不上手,也插不上嘴了,抱憾!
老夫的诗,即“春风又绿江南岸”亦有所本,不足称道。“爆竹声中一岁除”一首体现了老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尚有点意思。文章嘛,《游褒禅山记》、《祭欧阳文忠公文》都可一读。《读孟尝君传》有何难懂?老夫的意思是孟尝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士”,结交的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徒,也正因为他倚重那些鸡鸣狗盗之辈,真正的“士”才不屑于投奔他。凭齐国之强大,孟尝哪怕只有一个真正的“士”为他出谋划策,他就足可以使秦国俯首称臣了。所以,老夫认为孟尝也就是个“鸡鸣狗盗之雄”。今心会把逍遥、无体二豪侠比作孟尝君,无异于骂他们二位!
又及,老夫性子急躁,但不痴不癫,逍遥君怎把《辨奸论》那一套拿出来污蔑老夫?不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