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中国人,周末好!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阿痴 于 January 18, 2003 03:27:54:

回答: 东北湖南人,周末好! 由 xh 于 January 17, 2003 14:29:42: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湖南人骁勇善战,如果没有湘军,大清国早玩完儿了。

关于长沙大火,我忘了去查那本书了。印象中张治中没有实际主持过军事啊,他虽是上将,实为文将。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他跟这场火有关。特别是,他跟周先生私交深厚,若是他负责此事,能不跟周先通个消息吗?张警校出身,故自号警魄,后来觉得不好,就从两字中各取一部分简化成“文白”。蒋介石一直叫他文白,别人也称他“文白先生”。我都忘了,蒋介石为什么一直对他那么信任,直到国共和谈后期才骂他“丧权辱国”,骂得也不通。张治中处理新疆问题还是有功劳的。

我真俗啊,总惦记着吃,去火宫殿就去了,还要跟你说,忘了你不食人间烟火了。:-))但是,可但是,我在火宫殿大门外看到介绍,说当年“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伟人,五、六十年代也到这里吃过饭,所以我体验到了他“坐定天下”之后的“豪情”!:-))

你说的萧瑜,字子升,一般都叫他萧子升,是萧三的哥哥。七十年代初,尼克松突破对华关系,打算访问中国,他游走美国各地,发表演讲,反对美国跟中国修好,反对尼克松访华。

Y KH即“骄杨”。那个案子,我不知道是有人诬告,还是专案组胡乱联系。我爷爷参加过北伐军,据他说,林伯渠曾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加入共产党,他没入,反倒入了国民党。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为他的“错误选择”而遗憾!

我爷爷也喜欢写诗,这对我可能有某种影响。实事求是地说,新中国成立后,他写的诗大多是歌功颂德的“赞美诗”。七十年代中期,时兴打家具,我二姐的中学同学给我家打了个衣柜,以当时的眼光看,很漂亮。那段时间化校院里来我家观赏衣柜的络绎不绝,大家都赞叹不已,爷爷也做了首七绝夸他的手艺“不让班师媲美前”。1929年中山陵建成,国民党政府举行“奉安大典”,爷爷就此事写过一副对联:“千秋向往碧云寺,万众景仰紫金山”。中间的几个字我拿不太准。

我二姐的那位同学很聪明,手巧,当时吉林市革委会一位副主任都请他打家具。他也有文才,听我姐姐说,他中学时作文出色,“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这样的诗句,他可以自然而巧妙地用到文章里,我听了很羡慕。他没下乡,跟集体户那些同学保持通信联系,写的信文采斐然。他到我们家喜欢跟我父亲闲聊,有一次他们谈到了《我的前半生》,他手里有这本书,后来拿来给我看,这在当时也算是难得的精神杂粮了。还有一次,他跟我父亲提到山东大学教授高亨的一首《水调歌头》,那是1965年高教授读了林彪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发表的《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一文后写的,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他记住了头四句:“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我在一旁听了,觉得这几句真有气势!后来总想一窥全豹而不可得。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