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阿痴 于 May 13, 2003 22:41:57:
回答: 老椰子请进 由 CANADAGE 于 May 13, 2003 21:39:39:
我也知道一些“他”在文革中所作的“亏心事”(用邓的说法是“说了许多违心的话,做了许多违心的事”),同样“未动摇对他的景仰之心”。你说的“这个党,......的老套”也许是所谓的“历史的局限性”。
你“觉得李有些‘忘恩负义’”,要我说,作为一个人他无耻,作为一个医生他缺少职业道德。从李书前那些照片看,此人就是个一脸谄媚相的小人,毛生前不知他怎么拍毛的马屁呢。据说他那本书原稿写得可读性并不那么强,也没有那么多爆炸性的内容,后来是经过黎安友等所谓的“中国通”加工的。
“据作者讲,广泛传播的‘此人可杀’的批语并不存在。”按周的官方传记的作者金冲及的说法是,写有这四个字的批语不存在,但有类似内容的批语还是存在的。看清代史料多有这种情况:大臣犯了罪,刑部拟的刑罚往往高一些,以便给最高统治者留下“开恩”的余地,如“祺祥政变”后对顾命八大臣的处理就是这样。周的批语可能属于这类性质,这也算某种封建残余吧。
我记得,韩素音在《再生凤凰》一书中回忆,70年周会见斯诺时,对刘被打倒表示惋惜,且称刘为“......同志”,令斯诺非常惊讶。此说不见得十分可信,仅录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