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养生之道与悟道──写给另一只猫:)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怪猫 于 June 21, 2003 06:00:10:

还记得半年前你我往返数贴谈论一位大人物吗?那时我就认定你是可以与之深入交换看法的对象。最近“大师”把你列入“女将们能讨论”之列,我满心欢喜!足见小人物与“大师”所见可以略同啊:)。略不同的是,我跟你讨论(该说向你请教才对)时,倒没把你当作女流,而是仰视为一位有思想的谈友。:)

养生之道这个题目,我只能乱侃三两句,多了可不能了,长篇“囫囵”更要露怯。你建议我从“消化与养生谈起”,我反将你一军:你何不把夫君请出来,让他以“酶与消化之关系”来开篇?:)

其实我对养生并不在意,我的谬论是,为求延年益寿而过分关注健康得不偿失。养生之道最基本的一条应该是饮食起居有常吧?我呢,午饭常常省略,睡眠往往不足。前人如何养生,我偶尔留心,记住了“十全老人”总结的几“宜”:目宜常运,耳宜常鼓,齿宜常叩,浊宜常呵,……,等等。记是记住了,但拒不执行。写到这里想起一个故事,说是三位寿星老交流长寿经验,一个说“饭后百步走”,一个说“睡前一盅酒”,最后一个说“老婆长得丑”:)。他们说得各有道理,有一条他们没提,但我猜测他们一定是当作常识不约而同地遵守着,就是保持心气平和,不动心,不生气。这很难,是吧?

禅宗的确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不过“小鼻子小眼小个子的小日本”就有这本事,你给他们挖个坑,他们就能掘出口井。中国的好东西,他们连学带偷地弄回去,一准儿能发扬光大,而且抠得细致入微,最后统统上升为“道”,如棋道、茶道、花道(?)等。禅宗也算一样,它传入日本比中国晚了四百年,但对日本的影响反倒远远超过对中国的影响。铃木大拙有“世界第一禅者”之称,他的《禅与日本文化》,写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你要是对禅发生兴趣,不妨翻翻他这本小册子,从中了解禅的大概及其对日本方方面面的影响。取法乎上,仅得于中,铃木纵为大师,我们学禅更多的还要靠自己悟。

扯上了日本文化,插一段。有人说,日本人本没有什么独立的文化,却偷偷摸摸(这人用的词更形象,好像是“鬼鬼祟祟”)地总想在一些场合拿所谓的“日本文化”冒充亚洲文化之精华。不知你对这种说法有何见解。究其实质,是不是日本文化没有超出儒家文化圈的范围?

日本人,哦,一部分日本人:),最可恶的一点是忘恩负义,稍一得志就趾高气扬翘尾巴,狗眼看人低:)。从明治维新到现在不过百多年历史,跟人类文明史比起来,很短暂哪,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我对日本民族有佩服的一面,对他们“爬上世界经济的二把交椅”并没有什么“心理不平衡”、“不服气”,反倒由此进一步增强了信心,觉得东施能做到的西施没有理由做不到:)。我不能接受的是日本当权者及右翼势力对战争罪行的躲闪、回避、不认账的态度,想不通他们怎么就不能向老盟友德国学学,诚心诚意地悔过?有人说这是大和民族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谁知道呢?

二战后中日是不是处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好像不是。二战前日本的国民教育水平就远高于中国,工业基础远比中国雄厚,战争中又几乎没有受到破坏,这些都对后来日本经济的腾飞(七十年代初)起到重要作用,而美国的扶植无论如何不能轻描淡写地说成只是“那么点儿因素”。此外,朝鲜战争中,中国欠下一屁股军火债,日本可是借机大发战争财,又大大地得益于后来的越南战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发战争财发得都不好意思了。

上面这些话都不是正论,也不在意逻辑,算是杂感和随想,我们还回到禅上来。打坐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四年前我练过,两腿都能“双盘”上,对身体的一个直接好处是,血液在上半身循环,能改善大脑供氧状况,对心脏也好。打坐有助于参禅悟道,却不见得是参禅悟道所必须的,你那位导师看来还没有摸到门径。悟道有“渐悟”,还有“顿悟”,要不怎么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