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道 :))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琉璃猫 于 June 23, 2003 03:25:18:

回答: 闲侃养生之道与悟道──写给另一只猫:) 由 怪猫 于 June 21, 2003 06:00:10:

难得半年前请教之事怪猫还挂记在心,且不以性别之分将琉璃猫视为深入交换意见的谈友,在此深表感谢。对于“荣登”大师列名之榜,本不想发表意见,既然怪猫提起,我就顺势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坛上的众乡亲思想深度、知识广度、文笔流畅成熟度都各有千秋,不分性别老幼他们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而大师在“舞剑” 之时,分性别加以褒奖,大概表示出他在“战场”上冲击时,对男女是有别的。既然如此,那我就借自己被列入“女”将之列,可能不至受“重挫”之机,“尝”点“罚酒”(倘若“醉”了,俺就“倒”上几天,“醒来”之后又“染上”健忘症也是可能的)。

单不说我无法与另二位相比,对那种褒奖实在是受之有愧,仅就他在“反击”之时使用此剑术来说,大有将他自己先“立”于高山之巅,然后借褒他人之机“俯视”“横扫”众多乡亲之嫌,也使得“山巅”上下之人都难于答复。而这种“剑术”实在高明。:)) 我不善于“演戏”,更不会编“台词”,倒还是喜欢与乡亲们实实在在地交换点看法。

对于你的“反将一军”,我则以你的“谈友非女流”来抵挡——那“夫君”岂有我请之理?:))

赞成你的“为求延年益寿而过分关注健康得不偿失的‘谬论’”,且每日繁忙的生活,让我无暇关注自己的身体,我唯一能做到的是太累时,放掉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让自己好好休息,至于,你所说的心平气和的常识问题,倒好像是养生的关键所在,人心若不平,气就不顺,气不顺,则不要说养生,连正常的身体代谢都很难进行了。因而,无论遇到怎样的恶劣“环境”,我们最能调节的该是自己的情绪吧?

有关“世界第一禅”的信息我实在是不知道,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悟一悟”。

有关日本文化问题,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因为谈到文化,我们首先就得定义一下文化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它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泛指则为一般的知识(见辞海定义)。因而,讨论时大家首先必须统一内涵,才有可能深入进行。一般来讲,人们常用意识形态来代表其文化方面,而经常与制度和组织机构分割开来进行讨论。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文字、传统思想都来自于中国,其传统意识都与我们的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正如你所说的,“小日本”就有这本事,“你给他们挖个坑,他们就能掘出口井”,而一旦这个井“掘”出来了,就得由人家装饰、命名才是吧?尽管,他们的很多东西没有超出儒家文化圈,他们毕竟又借鉴了西方的文化,采用了片假名的外来语,他们就是依靠这种“拿来主义”,最终“拼凑”出自己的文化。我们可以说日本文化过去受中国影响很深(其实,明治维新后,他们走“脱亚入欧”之路,也采用了西方许多东西),但却不能说日本文化就是中国文化。至于你说的“日本文化‘冒充亚洲文化之精华’”的问题,我不知道在何时,何处有这样的一幕,故不好妄加评论。但是,倘若加进广义上的文化概念中的物质财富一说,很可能对于亚洲以外的国家人来说,他们使用着日本的电器、汽车,由此知道了日本,而由日本又了解到日本的文化,而这些人是不会追究日本文化的历史的,进而日本人自己就势引出“精华”一说也是可能的。

但无论日本人怎样的忘恩负义,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女儿在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女儿从学校回来告诉我:
“今天是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学校举行了纪念活动,那一天死了很多人”。(事实上,每年的那一天,整个国家都在纪念)
我问:“知道为什么要投原子弹吗?”
女儿回答:“不知道”,
我很气愤,告诉了女儿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的侵华战争。这就是这个民族的教育和思想,他们只向学生灌输结果,讲很少的原因。但是,日本教师组织中也有一些人,公开向学生讲述日本侵华的罪行,尽管这与日本教育部的宣传相违,但他们还是敢且能开口。
我们没有办法介入日本人的教育,但我们可以广为纪念自己的日子,可是作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和最终胜利者,我们在教育上作了那些呢?每年的国庆日要比日本投降纪念日热闹许多吧?
我想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是日本当权者及右翼势力对战争罪行的躲闪、回避、不认账的态度”,但我觉得这不是“大和民族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而是一种的“奴性”支配着他们,即他们从来就没有认为他们输给了中国,而是输给了美国。而当初的国共之争,也确实错过了让他们反省的机会。回顾历史,我们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也该反省一下自己,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真正强大。

说起文化,正好说说一个月前在多伦多纺织品博物馆看到的一幕:
在多伦多的世界民族服装的展览中(可能是常年展),见到只有日本的和服及其他服饰却没有看到我们的旗袍和马褂,使我感到惊讶和叹息。
“和服不就是唐朝的服装的变种吗?”,他们倒进到世界舞台,而堂堂中国却没有服装展示在那里...。这怪谁呢?我们不是早就将旗袍当成“四旧”烧掉了吗?以至于某些外国人竟然以为“旗袍”是饭店服务员的工作服呢。

最后在你的日本经济“崛起”原因中的“国民教育水平”和“工业基础雄厚”及“战争财”的后边加一句话:明治年间,他们用同中国打仗得来的钱开始了全民义务教育。

再回到你的禅上,也许我该从打坐开始。:))

因为家里的‘鸡’趴了两天,而同时家里又有一些事情,没有及时回贴,请原谅!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