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WaterFire 于 August 15, 2003 09:15:34:
回答: Wei,贴一封信----以前没法寄给你的,也请唐博、元江等一阅 由 小沙 于 August 14, 2003 20:25:16:
小沙,谢谢你的信。以前我就有一种感觉,但没有说出来,怕人说我把话说的重。但,有你的信作底,我的感觉便不是没要根基的了:你与大多数的作者不同,你的写作是投入生命的。你文章的真诚与质朴便在于此了。我想,这是你的文字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我常常有这种感觉:许多文章(中文)读时有味,掩卷后则什么也没有留下。原因是什么?是中文的不确实性?我们的语言(中文)对任何事物都有褒贬两种说法。离开文章的语境,作者试图认可的便失去了感召力?
还是,我们的语言(中文)允许极大的跳跃性:句子可以不完整(相对于西文),逻辑关联也差。作者的陈述似乎有理只是基於这种语言的宽松,而不是基於真知灼见? 象一个依靠河中的石头过河的人,河中的石块可能是亚稳态,但凭借速度,减少对每块石的依赖时间,过河者也是可以不用湿鞋而顺利过河的。过得河后,原先的石头结构却不复如故。
或许,更基本的,是作者没有投入其生命:那些文字只是文字,当不得真的?
我会尽力完成你布置的家庭作业:多读你的诗。(有诗库在网?) 诗比文章更能反映个性。有了感想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