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小沙 于 August 14, 2003 20:25:16:
回答: I cannot surfer the net after I am off my work. 由 WaterFire 于 August 14, 2003 09:24:45:
Wei,我没有不同意你的评论,我怎能打击你呐,笑,谢谢。悄悄
告诉你吧,我看过很多评价,但我最喜欢的是人家说我‘质朴’。
‘琐事连篇’是我的散文集,我中树叔叔写的序,是他主动写的,
我非常感激。现在我非常想念我中树叔叔,还有李鹤、田力...
Wei希望你多读一些我的诗,提提不足,这对你大有益处,也算你
尽到了朋友应尽的义务。多多保重。
---------------------------------------------------------------
附一封信;
《亚虹》
诸位:
寄上八个单元,请点评。
这两次每次寄这么多,我略有不安。我的诗连着读两个单元,大概会很累──
当然,草草地读是另外一回事。看似轻巧的字句,出自怎样一颗沉重的心呵。本该
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寄,可那样我又嫌麻烦;既然打出来了,不妥善处理的话,姥姥
收拾东西又给收拾没了;最主要的,是我常常感到生命的脆弱,可能在意料不到的
时候就走到了尽头,所以,该做的事我想尽早完成。虽然寄得多,我还是请大家不
要一下子读完,慢慢的细细的读,对我就是安慰了。
有朋友说,选不出“最不喜欢”的,也选不出“最喜欢”的。从一个单元中选,
可能的确有点难,那么,五个单元中选五首“最喜欢”的、十个单元选十首“最不
喜欢”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只要记得欠我多少首就行了。理智上,“喜欢”和
“好”是不等同的,但对我来说,朋友喜欢的不可能不好,朋友不喜欢的再好也没
用。 365 首中若能有一首朋友喜欢,我就没有白写。
以前我爸说我写的童话比较适合“夕阳红”读,我有点不乐意。现在看我的诗,
也不大适合三十岁以下的人,不容易在年轻的心灵得到共鸣。青少年不大喜欢那些
看似浅显的东西。尽管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我的诗(作品)终究跳不出我的调子,
即使弄个笔名,大家也会看出是我写的。风格上有所超越确实是挺难的。
《亚虹》中每首诗都对应 365 天的一天,这首《无始》是起篇,即一月一日。
最近我读了一点佛经,其中“无始以来”,甚感微妙。我们知道,佛总讲“不生不
灭,不增不减”,如果有“开始”,就必然有“终结”,就没有超越时间,就必然
有生灭。佛的境界不可思议,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佛法。佛法无处不在,佛
法最有诗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就是最上乘佛法的一种表象,我也想编
一首诗,可现在还没想好怎样(简单地)表达。
本来,诗是无需解释的,从任何角度理解都可以,一解释反倒妨碍读者的欣赏。
但对《无始》不解释几句,我总觉得有负我心。这一点也请各位原谅吧。至于我自
己的看法,我最满意的是《无始》、《浮萍》、《失约》、《香炷》等。我尽力写
得“简明”,你清醒的歌恐怕都不动听,谁爱听你的梦呓呢!
有朋友问,我现在每天还写诗不?只有最了解我的人才知道我是多么任性易变,
不过请放心,我还在写,已经写了三百多首了。看来,一年写 365 首并不太难,至
少比我想象的容易多了。这使我更怀谦卑和感恩。
不久前,我在启明的书架上找到一本《西方美学史》,启明十八年前读过的书
(上有日期和批注),我今天才读,十分感慨。这些年我都干什么了?!由于阅历
和修养不够,我的作品一定有很多不足,请大家给我指正,对我严厉些。另外,如
果可能的话,也请把你们的诗作给我看看。
张毅寄来我十几年前写给她的一首小诗,非常感谢她,我从前的诗大多是随手
写的,没有底稿。但《亚虹》不准备选入旧作,就给大家抄在这里吧。
闪光的第一步
──有感于米勒的《第一步》
闪光的第一步
一切融合在柔和的光里
婴孩勇敢的身姿
父母微笑的脸
愉快,进步!
小沙
20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