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lyz 于 May 25, 2004 12:07:47:
回答: 译:新版《我的探险生涯》的序言 由 老椰子 于 May 25, 2004 12:05:09:
二十五年过去了。终于有了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得以仔仔细细地阅读在当时摇撼我心的《我的探险生涯(My Life as an Explorer)》的英文版。现在读此书,不会象当年那样掩卷而叹,但它梦幻一般的魅力仍然会使我聚精会神,对周围的世界几乎毫无感知。
当年读的是刘复(半农)的中译本,有赫定手书之英文序言的影印。可惜,自那次还书之后,又几次到吉大图书馆文科书库搜索准备重借,可就是再也找不到了,是让谁给匿下了、扔了还是塞在哪个角落里了,无从得知。
美国人安东尼∙布兰德为新近再版的《我的探险生涯》作了序。时代在变化,人们对赫定的认识会越来越全面、公正。尽管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解中亚的伟大事业中,九死一生,几次恋爱失败连婚都没结过,无家无后,正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也不是白璧无瑕。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固执地站在德国一边的做法将永为人们所惋惜。一个广泛受人尊敬的专业工作者对政治事物的态度毕竟是有广泛的影响的。《序言》中提到的林德伯格是另一个例子。眼下的李远哲类似。然而,这件事情也说明了赫定的不可动摇的忠诚。一个男子汉的刚毅。
安东尼∙布兰德多次提到赫定和德国的关系问题,我想这是美国人或者西方人的一个心节。除了赫定的光辉业绩外,一般的中国人比较了解的是他机智、勇敢、理性和友善,他和中国国民政府和科学界的合作,还有他对中华民族的仇敌倭寇的同仇敌忾。
读书之中顺便把《序言》译出来,主要是想读得仔细一些。本文、《荣赫鹏走关东》的前半部分以及其他一些不会贴的东西都是并行阅读沙敖、杜邦雷特、威里壁、荣赫鹏、赫定、斯坦因等人(他们的书和关于他们的书;能在不同的书中读到对同一人、事、物、地的描述有很多好处),写于一、二个月以前的读书笔记。现在坛子比较静,大家可能在准备比较好的作品,故贴出来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