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北上 于 March 26, 2005 14:33:32:
回答: 唤一声:一默在否?进来——:) 由 高粱 于 March 25, 2005 23:29:22:
读了高梁一默巴豆等仁兄(弟姐妹)等等有关原子蛋的议论很感兴趣, 尤其是对高梁冷静的不带感情的, 不屈不饶为日本人民喊冤叫屈的精神.
开门见山, 作为后人, 回顾当年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亚洲各国人民尤其是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再结合当今日本这样一个民选政府的所作所为, 无论是从对战争的总结还是把自己置于当年的战争中, 我都认为那两颗原子蛋该投. 若说一定要检讨的话, 就是投晚了, 投少了, 投错地方了. 假设在东京投一颗的话, 今天的日本人民对战争的反省一定会深刻得多!.
相对与上千万死于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中国平民百姓, 高粮却把研究战争的精力独独用在长崎广岛上的伤亡上. 这冷门的课题多有意义也不适合你呀. 在几千万死于那场战争的亚洲各国人民的亡灵还在被日本人民选出的政府不断地涂炭而尚不能安息的今天, 你对连零头都不到的那些长崎广岛死者的"关怀"恐怕还不是时候吧! 套一句中国政府的官话, 高粮你这研究的方向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咱自家人还有的商量, 再者说, 中国人民的感情在日本人民面前又能有多大分量. 但对亚洲其它各国人民的感情就没法交代了. 高粮啊, 你的博爱是不是有点那个呀, 看来我得拜你为神了, 不, 你比神还伟大.
再多说一句, 如果当年投原子蛋的不是美国,是中国或某个亚洲国家, 再如果当今的美国不够强大, 这投与不投的问题也就不是个问题了. 更不会有拿长崎广岛死人来说事数落美国了! 不过再怎么说, 万幸的是当年的原子弹是掌握在正义的一方, 要不然广岛也许就是重庆了,更有可能的,如今的高粮就不能叫高粮了, 而非得是什么五十六或横卤金二不可了.:)
最后, 若有一天,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能成为抗日英雄纪念碑, 政府官员每年清明时节也参拜一次, 中国人民的感情和生命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