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与样版戏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寒露 于 September 05, 2004 08:46:59:

人有时候有些邪门, 一些过去不喜欢的, 甚至厌烦的东西(事情), 在时过境迁之后, 竟然还是很想念的, 很值得回忆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在吃了十几年的洋饭(当然是我用美国原料做的中国饭)以后, 就想喝当年一听就倒胃口的玉米面粥和大碴子粥了。玉米面粥还可以喝得上, 因为玉米面在美国还可以买到。可正宗的东北大碴子粥就难了, 尽管我满街满城地跑着找, 可怎么也找不到地道的东北大碴子。找到的都是崩玉米花的那一种, 用这种玉米粒儿煮大碴子粥, 就甭提有多难吃了。各位没有试验过的朋友就不必别花时间试了, 我的试验结果绝对准确可靠。

和我一样, 我家掌柜的也有怀旧情结。可他在怀旧的表现上比我略高一筹, 没有表现在物质上, 而是表现在精神上。他是在听腻了东西方男女歌星千万种风格的歌声后, 突然大发思古之幽情, 想听京剧, 特别是样版戏了。

于是, 借回国之机, 他采购了一批样版戏和京剧的磁盘。这下子我们家里就热闹了, 一会儿李玉和, 一会儿阿庆嫂, 一会儿杨子荣… … 嗓子一个赛一个的嘹亮, 发音一个胜一个的字正腔圆,把我们家吵得不亦乐乎。

我不知道各位朋友对样版戏的看法. 只知道我自己小的时候最不喜欢听的就是样板戏,尤其受不了那没完没了的长腔。总想有话你快说, 干嘛一个字半分钟也唱不完。当时我对唱样版戏的人最羡慕的不是他们的歌喉, 而是他们一口气可以唱那么久。那一阵子我在学游泳练憋气, 把头埋在水盆子里最多也就是憋上个四十多秒钟, 想不到唱样板戏的竟然可以一口气唱上个一二分钟不用唤气。所以我一听样板戏就走神儿, 总在想这些人都是憋气的好手, 要游起泳来准能不错。

这几天, 天天都在听样板戏。听多了, 就听出了幻觉,晚上睡觉时还觉得有人在耳边唱。把这个感觉告诉掌柜的, 他一听就来了精神: “ 怎么也会有人在你的耳边唱? 是男的还是女的?” “是女的”, 我回答说。“原来不是一个”, 听他的口气, 好像用点儿扫兴。没说的, 这位爷们也听出幻觉来了.

听多了, 就免不了嗓子发痒, 也想跟着吼几下子。一天, 掌柜的听到了兴头上, 便运作了丹田之气, 于无声处听惊雷般地吼出一声: “临行喝妈--” 只可惜他这“一碗酒”还没有喝上, 就听到了一声比他的吼声还高出八度的尖叫: “别唱了, 难听死了”。原来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儿子不喜欢他爹放开嗓子吼。掌柜的一下子卡了壳, 好不容易运作的丹田之气荡然无存。这碗酒也只好改日再喝了。

听多了, 还真听出了一些门道。 一天我正在做饭, 掌柜的大喊大叫他有新的发现。 我忙问是什么, 他说是李铁梅的妈妈作风有问题。我问他此话怎讲, 他说是李铁梅自己说的, 若不信, 有李铁梅的原话为证。 李铁梅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各位看官, 好好地琢磨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没有大事不登门(什么叫大事?为这事儿,多少人丢官,坐牢,甚至丢命, 能不是大事吗?)。虽说是, 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人太多了, 李铁梅当然认不全),可他们比亲眷还要亲(为了能让李铁梅她妈高兴, 他们当然要讨好李铁梅了)。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想不到李玉和也在这里跟着吆喝:))。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李铁梅年已十七, 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 自然是暗领风情, 当然能猜出其中的奥妙了)…… 听着先生对《红灯记》中最脍炙人口的唱段的解释, 我简直要笑出了眼泪。我说, 我们家要出红学专家了, 这个红学, 不是《红楼梦》,而是《红灯记》。只可惜, 你忘了,《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没有妈。

说心里话,我是真心喜欢样版戏的唱词,尤其是《沙家浜》的唱词,实在是太好了。十几岁的我, 读着那些唱词, 真是爱不释手, 感觉这就是普天之下最美好的语言。后来知道了,编写/改编这些剧本的, 都是当时国内文学泰斗级的。 一般大师级的, 江青还看不上眼儿。 对这些人来说,写个剧本的唱词还不是小菜一碟。

我们这个地区人才济济,歌手如云, 各种合唱团不胜枚举。只是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组织个京剧/样版戏合唱团, 或者就来上几段京剧/样版戏清唱。 我猜想, 明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若是有人能给亮几嗓子京剧/样版戏,肯定特受欢迎。现在离明年的春节还早,有兴趣的不妨偷偷练着,到时候准会一鸣惊人。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