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也不同意:)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悠悠 于 December 11, 2005 16:01:50:

回答: 跟一句 由 神河庙 于 December 11, 2005 12:34:49:

说九戾中“洪承畴稍逊一些”,是相对其它八“戾”的名气而言,严格点儿说,年羹尧也稍逊一些,所以你说俺“有失公允”,接受。但若说没有洪承畴,“当年大清的江山能不能定下来都不好说啊”,俺不尽同意。

其实当年满清入主中原的大势,在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就已形成。李自成进北京,逼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只是启动了早已蓄势已久的历史进程而已,而这个历史进程是迟早都要发生的。看看清史中的记载,洪承畴松山兵败被围,城破被擒,“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上大悦,即日赏赉无算,置酒陈百戏,诸将或不悦,曰:「上何待承畴之重也!」上进诸将曰:「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将欲何为?」诸将曰:「欲得中原耳。」上笑曰:「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获一导者,吾安得不乐?」”。野史中还有太宗皇妃夜半亲入牢狱为洪承畴送汤,令洪大为感动遂降之说。

洪承畴是进士出身,当过大明的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陕、川、湖军务”。高迎祥李自成起事,洪坐镇关中,屡屡大败高、李,最后生擒高迎祥,打得李自成仅余十八骑败走商洛。虽然洪承畴也是文武全才,但仍然不是皇太极的对手。其时满洲兵兵强马壮,猛将如云(整个大明朝除了袁崇焕外,再无其对手,而后者又被皇太极施反间计除去),施政又有以范文程冯诠等一干明降臣辅佐,若仅以个人文武才干来说,洪承畴并非皇太极必得之人。所以皇太极如此厚待洪承畴,要的是他脑袋里的活地图,以备后用。想想看,洪承畴当过明朝的国防部长,督导过中原、西北、西南诸省军务,大明江山的山川地势,兵关要隘,军力布防,将领的才干等,自是了然于胸。所以日后进兵中原,洪自然是最佳的向导,这才是皇太极的真正目的。所以说洪的归降对日后清兵入关后加速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肯定起很大的作用,但绝对改变不了满清入主中原的大势。开个玩笑的说法,满清入关之初,势不可当,迅速攻占中原、西北、两湖及四川诸省,但久久不能平定江西、贵州,浙江、福建等省,大概就是因为洪不太熟悉那里的缘故:)。

明亡在于明而不在清,清盛在于明衰不在洪:),大势也!

周末好!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