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xinhui 于 March 25, 2004 14:09:24:
回答: 远离尘嚣?(二) 由 xinhui 于 March 25, 2004 14:08:40:
虽然我们没到乡下看到大片的Amish 农庄,也算看到了了一个农庄的缩影。也从解说那里知道了很多。 Amish people基本上是经营家庭小农场。种地仍然是马耕人推,不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因此需要很多人手。他们的生育率很高,每家大都有8个左右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宗教反对积累财富,谁家收成好,生意好,除了够自家用以外,剩余的财物都帮助了需要的人。大家都自觉遵守这个互助原则。因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都能过下去。没有人趁人之危把经营不善的农场吞并,自己发家致富搞扩张。(好象没有地主和雇工,也产生不了)。家庭的盈余另一个用途就是帮助有病的人付医疗费。他们没有医疗保险,高昂的医疗费用就由全靠本人和其他人的帮助了。对于Amish people,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是天经地义的事。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这样,既有宗教信仰的感召,也是人性善良的体现。看来德国人马克思的某些思想,有其社会,宗教根源。
下面说说他们的衣食住行教育。衣服可能是区分Amish people 和其他人的最明显的标志了。我们在匹兹堡和马里兰看到过Amish people, 就是从他们的服装知道的。我曾看过电影《证人》,其中许多场景就是在Amish 农庄拍的。
衣 —— 女人的服饰可能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先从Amish people 的女装说起吧。刚说过我之所以从我们当地能认出 Amish people,就是从她们的装束“打扮”得知的。要说“打扮”,其实不确切。因为 Amish people 是禁止女孩子打扮的,她们禁止带一切首饰,连扣子都归为首饰类,因此她们的衣服根本没有扣子,更别说脂粉钗环了!只有没受洗的小女孩的衣裙上可以有两个象征性的扣子,一旦受洗后,坚决不允许再穿有扣子的衣裙。一般的受洗年龄是16岁左右,我们中国人称为花季少女的年龄。这些受洗后的花季少女的服装有严格的规定 —— 深紫色的长裙,外罩黑色的长背心式套裙(长围裙?),头带黑色的帽子。结婚和受洗的服装是白色的套裙和帽子,长裙的颜色也不一样。平时上教堂也有严格的规定的服装。结婚以后可以带白色的帽子了吧,我没太记清楚。只觉得好象放宽了点。但带帽子是肯定的。最后提一下,我们解说的唯一的一句幽默的话就是:昨天是我妻子的生日,她要是认为扣子是首饰该多好。
禁止打扮?现代人可能觉得有点过分。解说指着墙上的镜子说,女孩子照镜子是检查衣冠是否整洁,不是看 how pretty you are 。男孩子呢,是检查胡子是否刮的干净,没结婚的男孩子严禁留 mustache,胡子必须刮的干干净净。原因是当年屠杀他们祖先的军人留着mustache。但婚后可以留 beard。男人的装束显然放宽了不少,但也是比较保守的,上教堂,得穿制服,带黑色的礼帽。礼帽有好几种,我们的解说拿起一种,解释一番,但由于他把解释完毕的帽子往床上一扔,引起我的一丝不快。我觉得他的举动多少带有点不礼貌不尊重的成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人家的帽子?这样一来,精神不集中,下面就听地不太仔细了。再说,我对男装本来也没太大的兴趣。
食 —— 说来惭愧,我们吃过一点 Amish 食品,但不是此行。在里我家不太远就有一家Amish 市场。我曾去过一次。买了些菜,油炸黄豆,一块夹心面包。本来当时想在那里吃饭,因为要排长队,只好作罢。很久前,在匹兹堡买过一个黑莓 pie 。当时看到那个8岁左右的 Amish 小男孩很心疼,小小年纪就和父亲出来卖东西,胖乎乎,红扑扑一脸的淳朴,就买了他点儿东西。对于他们的食品,我只知道这点。
住 —— Amish 人的住房很不错,房子楼上楼下两层,让我很吃惊。不知是他们的房子很现代呢,还是现代的房子还是保持了旧的传统。房子中有一间开辟成了礼品店。只让我们参观了“会议室”,厨房,祖父母的房间,客房(主要是给来访的第三代住的)。 “会议室”有六排长条凳,一边三排,入座时分男女,各坐三排,面对面。许多活动就从这里开始。厨房和我们现代的厨房差不多,有炉子,餐桌,还有一个冰箱!我问为什么有冰箱?解说说,冰箱不用电,用propane (一种天然气)。厨房墙上有一面镜子,解说给我们讲了“照镜子”的故事,上面我已经说了。
祖父母的房间的房间不大不小,全是地板,很舒适。就在这里,解说给我们拿下墙上挂的各种女装,一件一件解说了半天。又在隔壁的客房里,拿起男装,帽子又说了半天。在没进客房之前,解说就警告我们,客房里还摆着一个开着的空棺材。进去一看,果然在门口靠墙摆着,吓得躲到了窗口,可那些美国人根本不在乎地站在边上,其中一个还拎着个婴儿。看来各民族的风俗真的不一样,小孩子们住在这么个房间里也不害怕。
行 —— 平时出门,可以乘公共汽车,火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不能坐飞机。如果要去欧洲走亲戚,只能乘船,当年他们的祖先就是这样来到了美州大陆,后代们仍然 follow 。对男孩子似乎格外开恩,允许他们穿着旱冰鞋来来往往。
税 —— 美国政府的财政靠税收来运作,The Amish 从政府得到的是 nothing,,但政府一视同仁地向他们征税,他们只是通过法庭免去了交退休养老金的税,因为他们根本不领取政府的任何钱物。其它各种联邦税,州税,,,you name it ,全部都交。他们交税完全是自愿,因为一方面是他们觉得自己也使用当地的公路等基础设施;另外就是,交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通过交税,表明他们也是社区,社会的一部分!
教育 —— The Amish 有他们自己的学校,所谓学校,仍然是300年前一间教室的规模。8个年级在同一屋檐下,只有一个老师。在当年的美国乡村,一间教室,一个老师的学校比比皆是,象《草原上的小屋》所描写的那样。The Amish 至少会两种语言,德语和英语。他们的《圣经》仍然是德语,孩子们自然要学德语了。教室里肯定没有计算机,也不上不了互连网。政府特别批准The Amish学生可以受八年教育(一般是12年)。所以学生们按自己的规定上完8年级就毕业回家务农了。只有少数例外,继续到外面的世界里受“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