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一默 于 December 10, 2005 08:08:36:
回答: 沙发,藤椅都没了,只好搬个小板凳。。。 由 悠悠 于 December 09, 2005 23:15:45:
你能读那么细,我就倍感欣慰了:-)). 下面的问题提得挺好,也谢谢
西里三谷的回答. 但他们好像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1。和你一样,草原的印象打小就来自书中,只要一提到“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定是满脑袋寥阔苍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除了这首“敕勒歌”外,黄鲁直也有诗曰:“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可从这些照片中看,这草也忒低忒瘦了点儿,那种草掩牛羊的景象,不知是古人的夸张,还是如今景色不再?亦或是你的相机不好?:))
为了这疑惑,我问过好几个人. 布仁说他小的时候,比如说三十年前
吧,小孩子爬到草地上,真的会看不见. 但有的老草原则说没那个时
候. 至少我觉得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古人的夸张了,那有比牛还高的丰
美水草? "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有那么高的瀑布? 我拍了几张草非常
高的照片,但据说那已经是退化的草原了:-((.
2。都说你“数不过三”,一两年儿不见,如今跟嚣数学计算鸡的西里算廿四点,都“不好意思说比我强啦”,功力陡增8倍(还是个吉利数字),着实样俺惊讶。:))
“数不过三”也是"事不过三",每年最多糊涂三回,以后就明白了.
3。“银河系玉带般横贯苍穹,繁星闪烁”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这个现象超出我的想象;:)
这实际不矛盾,银河系的星星离我没太远,对"照明"不起作用.反过
来,天稍微亮一点,你就看不到银河系. 那天晚上我到草原上走了几
步,开始是"趟"着走的,因为一丁点都看不见,说伸手不见我,应不为
过,何况我还有点近视:-)).日期我没有说错,不能听西里的,我不是
都说了么,"小事糊涂,大事不慌".西里君天阴时,连太阳月亮都分不
清,怎么能明白月朗星稀呢?:-)))
4。至少从“乌仁家的全貌”那张照片看,家与家蒙古包之间似乎隔的不会太近,“牧民的酣声透过各个蒙古包,此起彼伏”,怎么能听得那么清楚?不会你和三谷匐行听包去了吧?:)))))
那天乌仁家的院子里,至少搭了两个蒙古包还有一个尖顶房,"各个"
的意思不能指这三个吗?:-)). 看看,不去辽阔的草原思路就窄吧:).
从别的蒙古包传来那是不可能D,顺风儿也不行:-)).
5。“鄂温克人的英雄海兰察”?熟悉清史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字。此公乃乾隆朝第一勇士。乾隆爷的十全武功,他身经其九,每征必胜。当过镶黄、镶白旗蒙古副都统、正红旗蒙古都统(旗主),领侍卫内大臣,封一等超勇公,列大清前五十功臣,死后加恩特准进昭忠祠。可据“清史稿”载:“海兰察,多拉尔氏,满洲镶黄旗人,世居黑龙江。”这可是咱们的老世叔:),怎么是鄂温克人呢?这你得好好核查核查。:)
我的说法是根据雕塑的解说(见上图).我想那个时候,他的出生地可
能属于黑龙江吧.椰兄也许有老地图.
6。那两张照片(“快乐的草原孩子”和“两位时髦女孩”)摆到一起就产生某种有意无意的对比:),到底那一个代表着草原的未来?:)
我想都有. 去草原的第二天,我没见到一位草原出来的一位放假回家
的女大学生(我们去她的家),说起话来,神采飞扬,非常标准的普通
话, 绝对是一个地道的都市女孩儿,有知识,有想法. 但另一方面又
非常朴实,会骑马放牧,扎着围裙,拎水作饭...你觉得她出现在那茫
茫草原,本身就有点矛盾. 她说还要回来. 这样的人多了,能不对草
原产生影响吗?
读完有期待就是好文。有“一”就有“二”。。。,直到到“廿四”:),接着整,先谢了!
这次都没敢说二,也许是"说一不二"了:-)))
祝全家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