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DBS 于 January 05, 2008 15:24:00:
回答: 事实上,我没有看过坎贝尔教授的书。 由 麦子 于 January 05, 2008 10:07:35:
看来你是就着没看过的或者看不懂的‘科学家之间的具体争论’素材也能整出‘科学哲学’一盘菜。有这种‘缺省配置’(default)的研究能力under your belt应该很方便,想‘构建’(construct)点啥都没问题,因为你不必关心任何‘具体争论’的结果;反正谁对谁错是没人说得清的也就没什么意义。这样的话‘科学史’还有意义吗?
第一次试着用那俩你喜欢的中文(日文?)词儿,我费半天劲才琢磨出它们可能是什么,如果用错了请不吝赐教。先谢。
不管怎样,在你的文章“五,科学依据,反面的”这段文字里专谈科学根据而不提那位Compbell的工作,这是不合乎一般做研究的规矩的。要么是你调研没到家不知道他的工作(以你的勤奋及你朋友说的Compbell的影响,这好像不大可能),要么是你认为你的读者不必知道他化若干年做的事只要看你GOOGLE就行了(对读者不够尊重),要么是你想表现那是你的独立思考结果(这样就更不好了),我看不出其他可能了。不管怎样都使得你的文章的可信度进一步下跌,除非你是说你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专业有不同于’科学共同体‘其他专业的规矩. 如果在这样的技术细节上我们都无法取得共识,那么这种讨论就的确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