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业余经济学家这么较劲好像挺没劲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胡评 于 December 27, 2008 03:50:48:

回答: 【历史 政治】再批茅于轼放宽18亿亩红线的观点 由 愚人 于 December 26, 2008 21:58:45:

1. 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的可耕地面积递减如下:

21 亿亩(1996)
18.89亿亩(2003)
18.37亿亩(2004)
18.28亿亩(2007)

12年净减2.72亿亩,平均每年递减约1.3%。

谁应该对这种局面负责?难道是茅于轼?

2. 按官方说法,中国现有人口13亿,保留18亿亩可耕地,平均每人1.3845亩。很少吗?其实并不少。有计算表明:只要科学合理耕作,提高单产,人均0.8亩就可以维持生(活)存需要。所以,在这个(极限)前提下,中国现有可耕地资源仍然有40%的余地可用于非粮食生产。从纯经济学意义上讲,茅于轼的理论和分析有什么大错吗?可是30年来,与每年接近10%的GDP增长相比,中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到底提高了多少?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有多少是用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即便有所投入,实际效果又如何?可以说,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个问题,争论一定非得必须保留一个精确数目的土地又有什么意义?我也可以说,18亿亩也不够,50年前中国人均可耕地面应该不比现在少,可大饥荒仍然发生,难道那也是某个“茅于轼”造成的?

3. 从学术讨论的角度看,为什么就非的是18亿亩?如果抬杠的话,17.5亿亩或者说17.9亿亩就不行吗?谁要说非18亿亩不可,那就拿出数据和分析,“拂袖而去”算是什么?那个“与会嘉宾”的态度首先就值得你去批,而不是茅于轼的观点,更犯不上使用这种阶级斗争式的语言。难道“最近十年来大片被侵占的耕地都是城市周边的良田”的做法和趋势是茅于轼鼓动和支持造成的?难道那些“蜂拥而来的房地产奸商和地方贪官污吏”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的“胜利实现,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也是茅于轼鼓动和支持造成的?

。。。。。。

其实这件事跟我一点边儿都不沾,只是对你这种已经根深蒂固的冷战式思维,这种在学术观点之争中使用恶狠狠的阶级斗争语言,以及这种“狼吃不见,狗吃撵出屎来”的“认真”精神感到困扰,所以胡评几句。


不幸的是,这些年来的现实是:大批青壮年农民放弃农业进城打工,大批土地良田被用于房地产开发,以亿万农民工廉价的劳动成本和土地资源的倒买倒卖,让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积累了大量财富(尽管利润率极低)同时创造了“漂亮的”GDP数字和一大批贪官。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